作为微信的中度使用者(QQ仍然是首选IM工具),轻狂也在关注微信体验方面的相关信息。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海外用户吐槽微信的:http://36kr.com/p/5096678.html
以下部分内容引用自上述文章。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中国的人来说,使用微信已经很自然了,往往注意不到其中的一些瑕疵,就像鱼意识不到自己在水中游泳一样。以下列举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也许可以为微信在中国市场以外举步维艰提供一些洞察:
本地存储:
微信的所有消息都是存储在设备本地的。这意味着,当你购买新手机或者在新设备登录微信时,你以前的消息必须手动转移过去,而不是可以通过云端全部访问到。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相关的烦恼,而如果你的手机丢了或者被盗的话,所有数据都会丢失,这就很危险了。微信声称这是出于隐私的考虑,但这又让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轻狂点评:关于这个本地存储的问题,微信确实做得不够好,对于腾讯来说,服务器存储在技术上实现并不复杂,微信所说的隐私,呵呵,好像他们的机制真是点到点传输一样。也许,未来微信会推出服务器存储增值功能,但是需要收费,就像——QQ一样。轻狂曾经试过微信PC端的备份与恢复功能,实测并不能把所有数据进行备份转移,至少,备份并不包含微信公众号的通知消息。)
安全、隐私以及透明度:
跟很多其他的聊天应用不一样,微信并不提供端到端加密(e2ee)相反,他们采用的是加密传输,也就是说用户与微信服务器之间的消息是加密的。使用e2ee加密的时候,消息从离开发送方设备那一刻起到抵达接收方设备时都是乱码,只有接收方的设备拥有解密消息的数字“密钥”。对于像微信这样不使用e2ee的聊天应用来说,第二个“密钥”是放在公司服务器上面的,这样他们就能解密使用其平台的消息。虽说甚至e2ee也不是100%的无法破解,但不用的话就会多一个隐患点,可能令消息的安全性受损。密钥越多,别人攻击的手段就越多。
(轻狂点评:端到端加密?你想多了,如果这样,微信怎么监控用户数据?)
多设备的不便:
对大多数人来说,用计算机键盘敲字比用手机输入方便得多,所以如果有的选的话,我们很多都愿意用PC端微信。然而,跟很多其他聊天应用不一样的是,微信并没有为此提供很好的便利。登录桌面版微信时,你需要扫描计算机屏幕的二维码来访问自己的账号,也就是至少要得到手机的授权。这一点相当麻烦。此外,如果你想从桌面版微信拷贝粘贴东西到手机微信,你会遇到字符数限制。
(轻狂点评:微信原本的设计是移动应用,包括现在也是这样的理念,PC是后来加的,所以,登录PC时扫描二维码,轻狂觉得没毛病。)
本地化:
尽管很多中国人户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公众号以便发布内容给订阅的粉丝,但这要求要有一个中国的身份证号,因此非中国公民是无法注册个人公众号的。外企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资料开设企业公众号,但即便是这种情况,也不是所有的账号都一视同仁。中国的公众号可以提供给中国和非中国用户看,但外国公众号却只能给非中国用户看,所以绝大部分的微信用户都是看不到的。
(轻狂点评:解决这个问题,请申请移民到中国,谢谢!再见。)
除此以外,支持微信的生态体系只是在中国境内生效,所以大部分在海外都没法用。中国以外的零售商没几家是接受微信支付的,而像摩拜单车、Ofo、大众点评这样跟微信无缝连接的App在海外还没有很强的存在感。在中国以外使用微信,就像是把一条鲨鱼丢进丛林:根本就没有它可以生存的环境。
(轻狂点评:你以为微信不想国际化啊,但攘外必先安内,他们内功还做得不够好,你们先等等吧……)
推送通知:
微信似乎只在App打开的时候给新消息提供推送通知,这不像Facebook messenger这样的app,只要你收到消息就会提醒,而不管app是否打开。这意味着如果你好几天不打开微信或者手机重启的话,推送通知就不能可靠发出。对于在中国的那些经常查看微信的人来说,这算不上大问题。然而,对于那些把微信当作第二或者第三选择的人(比如大多数外国微信用户)来说,这可能会意味着有好几天都没意识到自己收到了消息。这一点在很多手机上是可以通过调整通知设置来改变的,但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意识到或者想到做的事情。对用户友好的功能是不会这样的。
(轻狂点评:微信现在有两套推送机制:GCM和后台Push的服务。谷歌市场版微信有GCM,消息由谷歌统一从服务器往终端推送,不过呢,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还有国内的修改版安卓系统,基本已经全部去除了Google Play应用商店,这就使得GCM推送消息变得基本上不可实现。所以微信也有一个后台Push的服务,国内的用户基本靠这个。这个服务每隔一段时间会访问一次服务器,告诉服务器:我还活着,有新消息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微信智能心跳方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相关文章研究一下,轻狂就不再赘述了。)
缺乏“关注”与“朋友”之别的选项:
针对喜欢利用社交媒体来接触自己并不认识的粉丝的知名人物或者公众人物,Facebook和LinkedIn提供了“liking(点赞)”与“following(关注)”之别,以及“friending(加好友)”与“connecting(建立联系)”之别。微信不提供这个,但有些人喜欢关注自己不认识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要么得获得对方同意才能加对方微信,要么就得用微博这个用户数和使用频率更低的平台。
(轻狂点评:微信做的就是熟人社交,熟人社交,懂吗?你要想关注或者获得关注,注册一个公众号啊!)
5000朋友数限制:
对于那些喜欢把微信当作更公共的平台使用的人来说,其好友人数规模被限制在5000以内,这妨碍了个人账号的覆盖率。其实,微信可以推出收费增加人数上限的方案,可以顺便赚一笔钱,但不知为啥他们并不提供这一选项。
(轻狂点评:请看上一条点评,谢谢!)
缺乏嵌入式视频: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Facebook和Twitter已经支持把视频嵌入到新闻流里面,这可以让用户滚动的时候观看视频而不用点击连接去独立网站上看。这已经成为目前国外媒体机构朝着视频方向转型的催化剂。但目前为止,海外的这种转变速度似乎尚未在中国出现,这有可能是因为微信并不允许视频轻易地嵌入进去并在“朋友圈”分享。
(轻狂点评:随便嵌入视频不需要审核吗?手机用户的流量不花钱是吧?)
轻狂自己的吐槽:
其他的还好,微信TMD你能不能把游戏模块给我个选项让我关掉?对于强迫症患者,推送游戏消息的小红点,这玩意太烦了!!!